一、項目意義
中國近四十年來的快速發展進程,城市每每被置于優先的增長地位,“城鎮化”成為促進社會經濟提升的一個主要手段。而相應地,這也造成了廣大鄉村發展的相對滯后,并在諸多其他社會因素作用下,導致城鄉二元化、鄉村空心化、生態惡化等一系列社會、經濟、文化及環境問題。因此,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鄉村建設是新時代背景下進行深化改革與國家發展的重要任務。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提出“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并要求把精準扶貧、鄉村建設、文化建設、傳統工藝振興等多個方面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助力中國鄉村的未來發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的修復和發展。中央美術學院是一所擁有全門類藝術學科資源的高等美術學校,理應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自身獨特的文化資源與學科優勢,更好服務于這一宏大國家戰略。多年來,中央美術學院從文化藝術的角度出發,已經深入地參與到了國家各方面的鄉村振興計劃與實踐活動之中,獲得了良好的學術評價及社會反響。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人才培養” ,是中央美術學院在以往鄉村建設研究與實踐成果之上,依托國家藝術基金專項支持,集合眾多海內外知名專家之力,面向中國當代鄉村建設骨干隊伍進行的一次培訓。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人才培養課程,立足于文化藝術視角,以嚴謹的學術態度來審視中國鄉村建設問題,探討鄉村建設的文化方向,使中國鄉村建設的文化價值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精神同步。
二、培訓項目簡介
中央美術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F設有中國畫學院、造型學院、設計學院、建筑學院、人文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實驗藝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八個專業分院,并設有造型藝術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和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學院致力于建設造型、設計、建筑、人文四大學科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的現代形態美術教育學科結構,在構建新世紀中國特色的美術教育體系中發揮引領作用。在百年藝術教育歷程中,中央美術學院以鮮明的中國特色、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和研究成果,贏得國際美術教育界的高度贊譽,成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領域具有代表性、引領性和示范性的美術院校,并在國際一流美術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中央美術學院所參與的鄉村建設研究及實踐,立足其獨特的文化視角,充分發揮其藝術上的特長,把文化藝術融入鄉村的發展,在傳統村落保護、鄉村振興、舊村改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并在激活傳統文化、發揮藝術創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另外,中央美術學院利用自身學術平臺,將中國鄉村建設研究的視野投射到全球,服務實踐和構建學術。邀請世界各地知名建筑師、藝術家、文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研討、教育及實踐活動,借鑒多元的鄉村建設思考及經驗,為中國鄉村建設發展提供有利的國際化視野與學術支撐。
國家藝術基金(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縮寫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是經國務院批準,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財政撥款,同時依法接受國內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國家藝術基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藝術規律,鼓勵探索與創新,倡導誠信與包容,堅持“面向社會、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人才培養》,其研究課程運用整體性視野和跨學科方法,探索與構建綜合的鄉村建設知識體系。課程強調建造與人文并重,關注于對鄉土人居環境的打造,并加深對鄉村政策和產業等相關體系的理解。課題成果形式多樣:組織鄉建論壇, 進行多角度、多維度探討,通過實際調研形成鄉村建設的調研報告,并將以實際的建造成果作為展覽呈現。
三、培訓安排
(一)培訓時間
根據《國家藝術基金申報指南》和《項目申報協議書》的相關規定,培訓周期定為2019年9月16日至2019年11月16日,培訓總時長共62天,其中,集中授課30天。
具體培訓安排為:
2019年9月16日報到并舉行開班儀式
2019年9月16日-2019年9月27日,集中授課。
2019年9月29日-10月19日,學員鄉村建設調研(含國慶假期)。
2019年10月20日-2019年11月3日 ,赴浙江東陽實訓及授課。
2019年11月4日-2019年11月16日,集中授課及研討總結。
(二)項目實施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
(三)課程設置
培訓課程主要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理論學習 ,鄉村建設理論及相關知識。
第二階段:鄉村建設調研。
第三階段:現場實訓 及鄉村調研。
第四階段:理論學習及研討總結。
在培訓教師帶領下,邀請鄉建專家、外籍專家、非遺傳承人傳統工匠等進行共同指導和實地操作,對鄉村建設案例展開調研和實踐 。
(四)成績評定
成績評定主要針對學員課業完成質量進行打分,具體標準(以百分計):出勤占20%;階段創作(論文或設計)占50%;現場營造實踐占30%。 經評定、考核合格后,可獲得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頒發的《結業證書》。
(五)師資力量
《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人才培養》依托中央美術學院專業學術平臺,聘請中央美術學院教師、海內外專家團隊及非遺傳承人傳統工匠共同授課。教師團隊內包括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溫鐵軍教授,普利茨克建筑獎獲得者著名建筑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挪威奧斯陸建筑設計學院前院長,原歐洲建筑教育聯盟主席卡爾?奧托?埃理夫森(Karl Otto Ellefseen)教授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與中央美術學院各相關專業教師、國際鄉村建設研究者及非物質遺產技藝傳承人工匠等一起,共同構成豐富多元的鄉村建設教師團隊。
教師團隊構成:
1. 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團隊:
呂品晶,朱锫,傅祎,周宇舫,何崴,侯曉蕾,鐘山風,吳嘯海,胡泉純,史洋,雷大海,王威等
2. 國內知名鄉村建設專家團隊:
溫鐵軍,張孝德,李昌平,孫君,劉忱,李華東,羅德胤,陳炯,黎少君,曹卿等
3. 國際鄉村建設專家團隊: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卡爾?奧托?埃理夫森(Karl Otto Ellefseen),
派爾?奧拉夫?費約德(Per Olaf Fjeld),斯蒂芬?彼得曼(Stephen Peterman)等
4. 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及傳統工匠團隊:
呂雄心,馬良勇 等
(六)培訓成果展示
學員現場實踐作品將于項目實施地進行永久展示。
(七)學員管理
為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學員入選后,將針對每位學員實施跟蹤管理、階段檢查與結業評價。在培訓中學員發生下列任一情況,取消其培養計劃:
1.嚴重違反國家法律和培訓有關的規章制度;
2.在學習中給培訓造成不良影響和重大經濟損失;
3.在學習、創作實踐中,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
4.出勤率低于培訓周期90%。
四、培訓對象
(一)培訓對象遴選
本培訓項目面向全國招生,招生主要面向:高校教師,鄉建工作者,政府管理者,民居營造非遺傳承人,公益組織工作者等。通過個人材料申報,擇優入選學員30名。
入選學員年齡為45歲以下,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為人正派;已經取得一定藝術成就的青年人才。
(二)錄取方式
項目實施主體將根據報名材料,對申請人員進行資格審核,申報材料選評,擇優錄取。
五、報名事項
(一)報名時間
2019年7月25日- 8月20日
(二)報名方式
報名學員需在2019年8月15日前將以下材料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至郵箱: wang_wei@cafa.edu.cn,hardray@qq.com。所有作品圖片格式均為JPG文件,逾期不予受理。
具體報名需提交材料如下:
(1)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人才培養”項目報名表(見附件);
(2)個人2寸電子免冠照片(需標注照片名稱為:姓名-單位-出生年份);
(3)相關實踐或學術項目圖片(1-5張,JPG格式,以項目名稱命名);
(4)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掃描至一頁A4 紙頁面);
(5)學歷、學位證書掃描件(同一證書掃描至一頁A4 紙頁面,多個證書請排序并標注證書名稱);獲獎證書掃描件(同一證書掃描至一頁A4 紙頁面,多個證書請排序并標注證書名稱);
注:學員須保證所有報名材料真實有效,凡弄虛作假,一經查實,取消錄取資格。學員在集中培訓期間應自行安排好相關工作事宜,保證學習時間。學員在集中培訓期間的管理,按照培訓地點的管理制度執行。在培訓期間,學員人身安全責任自負,個人身體醫療責任自負,并須保證集中培訓地點的教學安全,由于個人原因造成的對于公用設施的損壞需照價賠償。
錄取結果將于2019年8月27日公布。
(三)報到方式
報到時間:2019年9月16日(早8:30-12:00)
報到地點: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南街8號7號樓3層302,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高精尖創新中心文化鄉建工作室
六、其他有關要求和注意事項
(一)培訓費用
本項目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參加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往返交通費、培訓期間的食宿、學習費用均由項目主體承擔。報銷學員所在城市與北京往返交通費一次(僅限汽車,火車硬座/硬臥,高鐵/動車二等座),具體交通費報銷請參見附件《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
(二)聯系方式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18603297647王老師 ,18611807630雷老師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南街8號中央美術學院
郵政編碼:100102
聯系郵箱:wang_wei@cafa.edu.cn,hardray@qq.com
中央美術學院
2019年7月20日
(附件1)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人才培養》報名表
姓名 性 別 照片
出生年月 民族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政治面貌 學歷/學位
單位/職務
通信地址
郵編 E-mail
工作及學習簡歷(本科及以后)
相關實踐或學術項目經歷
學習目的和動機
(附件2)
培訓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
項目主體負責承擔學員參加培訓期間往返北京的交通費(僅限一次往返),現將報銷要求說明如下:
第一條交通費報銷范圍為學員由所屬地往返于北京參加培訓產生的城市間交通費用。
第二條學員可乘坐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往返。
第三條學員要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憑據報銷交通費。以里程為準,距離北京1300公里以內,可乘坐高鐵、動車、普通列車(若飛機票價低于火車票價,可征得項目主體同意后乘坐飛機);距離北京1300公里以上的,且情況特殊的學員可申請乘坐飛機。因經費有限,請學員優先選擇鐵路交通,如選擇乘坐飛機,請盡量選擇折扣機票,并提前向項目主體遞交申請。乘坐交通工具艙級的具體規定見下表:
火車 飛機 其他交通工具
硬臥,高鐵/動車二等座 經濟艙 長途客車等
憑據報銷
未按規定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個人自理。
第四條學員于報到當日提供到達北京的單程票據,返程票據請于培訓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郵寄至: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南街8號中央美術學院7號樓3層302室(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高精尖創新中心文化鄉建工作室)
項目主體在收到票據后15個工作日內報銷交通費。